教師出身的創業大佬,你最服誰?
發布時間:2020-09-10 17:46:44閱讀次數:次
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教師節,教師在每個人成長過程中,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。

“做過老師的,比較適合做老板”,正如馬爸爸說,在商界并不缺少教師出身的大佬,從馬云到俞敏洪在到馮侖,對于教書和創業他們有著自己的感悟。
馬云,創業前身份: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英語老師
說起教師轉型的成功企業家,就不得不提家喻戶曉的馬云。

馬爸爸是教師出身,2019年9月10日,帶領阿里巴巴集團叱咤風云多年之后,馬云正式回歸,重當馬老師。
馬云說,“最大的遺憾就是只當了6年老師”,教師是用生命影響生命的人,是每個人生命中除了父母之外影響力最大的人。
關于創業,馬云說今天很殘酷,明天更殘酷,后天很美好,但大部分人都死在明天晚上,看不到后天的太陽。對于小企業有大的胸懷,而大企業要講細節的東西。生存下來的第一個想法是做好,而不是做大。小公司的戰略就是兩個詞:活下來,掙錢。做小了,一定要做到獨到。一個成功的創業者,需要具備三個因素:眼光、胸懷和實力。
馬爸爸諸多關于創業的經典語錄也成為滋養一代人的雞湯。
“夢想還是要有的,萬一實現了呢”,是否也改變了你?
俞敏洪,創業前身份:北京大學教師
盡管已經離開講臺多年,但是俞敏洪說,其實最想做的還是老師。“真正讓我選身份的話,我想企業家的身份仍是放在第二位的。”

俞敏洪用一本《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》,講述了新東方創業發展之路,道出了創業的不易,對于創業,俞老師的觀點是:
第一,放松一點,游戲心態,輸了再來。不要祈求創業一次成功。
第二,少談情懷,多談模式,堅持嘗試。創業者需要實實在在想一下自己的商業模式怎么走,找到認可你商業模式的人,找到人投資你,讓自己活下去,這是首先要考慮的事。
第三,商業模式要獨樹一幟,不要跟風,差異競爭。創業你需要靜下心來想一下,怎么用最省錢的方法把客戶挖過來。
第四,主導局面,樹立威望,組建強大隊伍。創業不能學項羽一個人打天下,要學劉邦,他和團隊中的韓信、張良也打架,但是劉邦是絕對處于主導地位的。
馮侖,創業前身份:中央黨校老師
被譽為地產界思想家的馮侖,先后在中央黨校、中宣部任職。1991年,32歲那年湊3萬元創建萬通集團。

“如果你想要一個特別的人生,那么就選擇創業。如果你要選擇一種安安穩穩過日子的人生,那么就不要去創業。”在馮侖的眼里,創業你要改變的是活法,而不是賺錢。賺錢只是個形式,但你改變了活法。
創業就是失去現在要未來,就是要把自己變成和其他人不一樣的那5%。
對于創業者,馮侖給出的幾條建議:剛開始創業,面臨的最大的不確定就是缺錢,學會正確看待借錢這件事。掙錢過程中要處理好錢、利、義的關系,創業要時刻注意“歸零”風險,做生意基本就是焦灼的情緒變化,一會兒有點希望,一會兒又不行了,一會兒快成了,一會兒又不成了,因此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很重要。
馬云說“做過老師的,比較適合做老板”,你,同意嗎?

“做過老師的,比較適合做老板”,正如馬爸爸說,在商界并不缺少教師出身的大佬,從馬云到俞敏洪在到馮侖,對于教書和創業他們有著自己的感悟。
馬云,創業前身份: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英語老師
說起教師轉型的成功企業家,就不得不提家喻戶曉的馬云。

馬爸爸是教師出身,2019年9月10日,帶領阿里巴巴集團叱咤風云多年之后,馬云正式回歸,重當馬老師。
馬云說,“最大的遺憾就是只當了6年老師”,教師是用生命影響生命的人,是每個人生命中除了父母之外影響力最大的人。
關于創業,馬云說今天很殘酷,明天更殘酷,后天很美好,但大部分人都死在明天晚上,看不到后天的太陽。對于小企業有大的胸懷,而大企業要講細節的東西。生存下來的第一個想法是做好,而不是做大。小公司的戰略就是兩個詞:活下來,掙錢。做小了,一定要做到獨到。一個成功的創業者,需要具備三個因素:眼光、胸懷和實力。
馬爸爸諸多關于創業的經典語錄也成為滋養一代人的雞湯。
“夢想還是要有的,萬一實現了呢”,是否也改變了你?
俞敏洪,創業前身份:北京大學教師
盡管已經離開講臺多年,但是俞敏洪說,其實最想做的還是老師。“真正讓我選身份的話,我想企業家的身份仍是放在第二位的。”

俞敏洪用一本《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》,講述了新東方創業發展之路,道出了創業的不易,對于創業,俞老師的觀點是:
第一,放松一點,游戲心態,輸了再來。不要祈求創業一次成功。
第二,少談情懷,多談模式,堅持嘗試。創業者需要實實在在想一下自己的商業模式怎么走,找到認可你商業模式的人,找到人投資你,讓自己活下去,這是首先要考慮的事。
第三,商業模式要獨樹一幟,不要跟風,差異競爭。創業你需要靜下心來想一下,怎么用最省錢的方法把客戶挖過來。
第四,主導局面,樹立威望,組建強大隊伍。創業不能學項羽一個人打天下,要學劉邦,他和團隊中的韓信、張良也打架,但是劉邦是絕對處于主導地位的。
馮侖,創業前身份:中央黨校老師
被譽為地產界思想家的馮侖,先后在中央黨校、中宣部任職。1991年,32歲那年湊3萬元創建萬通集團。

“如果你想要一個特別的人生,那么就選擇創業。如果你要選擇一種安安穩穩過日子的人生,那么就不要去創業。”在馮侖的眼里,創業你要改變的是活法,而不是賺錢。賺錢只是個形式,但你改變了活法。
創業就是失去現在要未來,就是要把自己變成和其他人不一樣的那5%。
對于創業者,馮侖給出的幾條建議:剛開始創業,面臨的最大的不確定就是缺錢,學會正確看待借錢這件事。掙錢過程中要處理好錢、利、義的關系,創業要時刻注意“歸零”風險,做生意基本就是焦灼的情緒變化,一會兒有點希望,一會兒又不行了,一會兒快成了,一會兒又不成了,因此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很重要。
馬云說“做過老師的,比較適合做老板”,你,同意嗎?
除非注明,文章均為(一品威客網 )原創,轉載請保留鏈接: http://www.ee657.com/internet/article-i-591-art_id-278785.html